党委宣传部2011年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红旗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03-03 00:00:00.0
一、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 、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的工作,着力在深入学习和理解重大问题上下功夫,在结合学校工作和自身实际上下功夫、在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2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聊大发 [2010]7 号),进一步加强校、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建设,探索党总支(分党委)负责人列席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模式,总结、推广党总支(分党委)中心组的学习经验,形成校党委中心组带动党总支中心组、党总支中心组带动教职工学习、党员干部带动师生学习、人人注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局面,不断推进我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
3 、以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和建党 90 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以中国共产党党史、全国“两会”、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山东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学习为重点,制定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或专题讲座。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党员干部、教师骨干的理论教育和培训,健全学习机制,深化学习效果。
4 、组织开展师生思想状况调查和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调研,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导权;发挥我校人文社科基地理论研究人才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的优势和作用,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理论研究成果。
5 、 做好全省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优秀论文奖的推荐工作。
二、围绕中心工作,把握舆论导向,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6 、认真做好建党 90 周年、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庆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强与组织部和学校群团组织的密切协作,制定详细的主题宣传和纪念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广大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7 、围绕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学习和贯彻,以及校长在八届四次双代会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七个方面的工作为中心内容,突出抓好亮点发掘和深度报道,重点做好典型经验介绍、交流和推介工作,不断拓展宣传层面,提高宣传效力。
8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创先争优,争做聊大先锋”活动的宣传力度,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深入、深化。
三、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创新
9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0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就《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组织专项检查,并会同教务处、学工处、社科处、研究生部、思政学院等有关单位,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重点,加强思政课教材、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三进”等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协调教务处、学工处,将思政课纳入校领导听课制度,探索“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思政课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和思政课教学督导与检查制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11 、做好全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奖的推荐工作。
四、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充分发挥宣传阵地优势和作用
12 、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进位升级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聊城大学报》的全面建设,加强策划和设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设专题专栏,办好《聊大论坛》、《文化纵横》、《时事关注》等特色栏目,努力打造国内、省内一流校报。认真筹备山东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学术年会,做好 2010 年度报刊检验和第八届全身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工作。
13 、通过聊大新闻网、电视台网站、广播网站的改版,探索校内传播媒介的融合。与学校 BBS 联合,探索学校 SNS 网络交互社区的搭建和完善,促进学校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推进和普及,实现新媒体时代校园传播的全面、有效覆盖;以现有学生记者团为基础,组织校媒记者注册培训,加大与中国校媒联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校媒报道活动,通过校媒网和中青在线平台,提高学校媒体的宣传力和影响力。
14 、根据学校网站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引导学院和部门加强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 网络宣传教育的功能和优势。
15 、加强展览馆的建设和管理,调整、丰富展馆内容、完善管理体制,发挥爱校教育基地、文化交流基地和对外宣传窗口的作用。
16 、以提高展板制作质量和橱窗利用率为目标,加强宣传栏和阅报栏的管理,引导和组织学院、部门利用宣传栏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和宣传,发挥宣传橱窗和阅报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17 、进一步加强与各学院、部门的协作,通过建立优秀通讯员评选制度等,进一步提高师生参与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18 落实《关于加强校内宣传品管理的暂行规定》,认真做好全校各单位、团体、个人印发的报刊等宣传品的定期检查和校内宣传品、广告栏等的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校内宣传品的管理,营造健康、优雅的校园环境。
五、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19 、 根据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大学文化建设的任务,修订和完善“大学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大学文化建设年度推进计划”,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基本内涵、价值和特征研究,积极 探索推进我校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廉政文化、网络文化等建设的新路子。
20 、 推广学院和部门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引导、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发挥学院、部门在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建设和发展聊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21 、将校史、校训、聊大精神、聊大传统,以及学院发展史、院训等作为对师生进行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用学校和学院优秀传统和文化影响和引导师生;将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积极向上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22 、加强校内电子显示屏、主干道路灯杆文化标识牌建设, 组织全国、全省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做好 学校标识应用系统的维护、推广工作,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23 、召开现场会,在全校推广文学院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启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与美术学院联合举办全省美术专业教师、学生技能大奖赛获奖作品展览。
七、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4 、密切与国内主流宣传新闻媒体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外宣渠道,加大对学校重点工作的宣传策划和重大活动的深度报道,提高对省教育厅信息报送的数量和采用率,全方位展示我校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5 、进一步强化外宣工作意识,积极整合外宣工作资源,形成各单位积极配合、主动参与的“大外宣”工作格局。
26 、建立并不断完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党务公开。
27 、按照《中共聊城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管理的暂行规定》,规范对校外新闻单位来校采访活动的管理。
八、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准
28 、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一把手责任制,明确各党总支宣传委员的岗位职责,加大集中学习、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的力度。发挥教工宣传员,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校社团宣传机构和学生记者团的作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师生结合的宣传和新闻工作者队伍。
29 、以“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和“活鱼行动”主题活动案例为载体,扎实推进宣传部“创先争优,争做聊大先锋”活动的不断深化。
30 、按照程书记在八届四次双代会上提出的“十带头”,不断促进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奉献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树立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能打硬仗的标准,加强党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2011/1/20
- 相关新闻